在过去两年中国大模型的疯狂内卷中,阿里巴巴虽然模型成绩亮眼,但在应用层面却始终步履徘徊。如今,这家科技巨头似乎终于缓过神来,启动了一项代号级的秘密行动,旨在打造一款能与ChatGPT正面抗衡的“超级应用”。

经历了名称的反复摇摆(通义千问 -> 通义 -> 千问)和旗下多款聊天机器人应用的试水后,阿里巴巴在AI应用战略上一度给人以“迷失”之感。然而,最新消息显示,阿里已经下定决心,并投入了前所未有的资源,准备在大模型的“入口之战”中放手一搏。

据内部人士透露,从今年9月开始,阿里巴巴从全国各地调集了众多精英工程师,齐聚位于杭州的西溪园区,进行了一场高度保密的封闭式开发。该项目保密级别极高,员工需刷工牌并通过特殊的安保审批方能进入开发区域,所有参与者均签署了严格的保密协议。这一系列举动,被外界解读为阿里在AI战略上的“觉醒时刻”。

“屠榜”模型与徘徊的应用

不可否认,阿里在大模型技术本身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。其Qwen系列模型在过去两年异常“内卷”的环境下,堪称技术上的“优等生”。数据显示,Qwen系列有多达7款模型冲进全球前十榜单,几乎形成“屠榜”之势。基于Qwen衍生出的系列模型更是超过了17万种,全球总下载量突破6亿次,生态繁荣度可见一斑。

然而,与技术上的高歌猛进相比,阿里在面向消费者的应用端却显得犹豫不决。团队之间各自为战,推出多款APP,甚至连核心产品“通义千问”的名字都来回更改,让用户感到困惑。这背后,反映了阿里在“坚持开源到底”的理想与“打造超级应用”的现实之间摇摆不定。

OpenAI的启示:AGI很美好,但入口更重要

转折点可能来自于对竞争对手的观察。OpenAI及其ChatGPT在最近一年的一系列动作,清晰地传达了一个信号:ChatGPT正在从一个工具演变为一个旨在吞噬一切、连接万物的“超级应用”。它不再仅仅是一个聊天机器人,而是试图成为用户进入数字世界的核心入口。

这一趋势惊醒了阿里巴巴的决策层。他们意识到,尽管通往AGI(通用人工智能)的道路是长远目标,但如果丢失了当下的应用入口,再好的模型技术也可能在生态竞争中陷入被动。因此,必须集中所有力量,打造一款能够与之抗衡的国民级AI应用,进行战略上的“阻击”。

有分析人士认为,如此重大的战略转向和资源集结,背后很可能有马云等最高决策层的强力推动,彰显了阿里必须赢下这场战役的决心。

“千问”归来,目标直指超级应用

经过数月的秘密攻坚,这个被内部寄予厚望的项目终于揭晓——全新的“千问”APP。

从官方释放的信息来看,这次的“千问”不再是简单的模型演示或功能单一的聊天工具。它的定位非常明确:一个全面对标ChatGPT的AI助手。阿里旨在将其打造为一个功能聚合、体验流畅、能够满足用户工作、学习、生活全方位需求的超级应用入口。